檢驗科實驗室功能區域劃分需以高效、安全、便捷為原則。應明確區分清潔區、半污染區和污染區。清潔區包括工作人員更衣室、值班室、會議室等,為工作人員提供舒適、安全的辦公與休息環境;半污染區主要涵蓋試劑庫、純水制備間、UPS 機房等輔助功能區,負責試劑儲存、純水供應及電力保障;污染區則是樣本處理與檢測的核心區域,包含采血室、微生物實驗室、生化免疫實驗室、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等。各功能區之間需設置有效的物理隔離,如緩沖間、傳遞窗等,防止交叉污染 。同時,根據不同科室的檢測需求,對污染區進一步細化分區,確保各檢測項目獨立開展且互不干擾。
合理的流線設計能夠顯著提升檢驗科工作效率,降低污染風險。人流方面,患者動線應遵循單向原則,從候診區、采血區到樣本接收區,再到報告打印區,形成清晰的流程,減少患者在實驗室內部的迂回走動,避免交叉感染;工作人員動線則需與患者動線分離,確保工作人員能夠快速、安全地進入工作區域,且不與患者產生過多交集。物流方面,樣本運輸應采用專用通道或氣動物流系統(PTS),實現樣本從采集點到檢測區的快速、安全轉運,減少人工運輸時間與污染風險;試劑、耗材的運輸路線也要進行合理規劃,確保其從儲存區到使用區的高效流轉;醫療廢物則需通過獨立的污物通道進行收集與轉運,防止污染物擴散 。
根據《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筑技術規范》(GB50346)等相關標準,醫院檢驗科實驗室需達到相應的生物安全等級要求。對于微生物實驗室,通常需滿足 BSL - 2 級標準,設置緩沖間,采用負壓設計(壓差≥5Pa),配備 Ⅱ 級生物安全柜,確保操作人員與環境安全。同時,實驗室的氣流組織應采用上送下排方式,排風系統獨立于建筑新風系統,并安裝高效過濾器(HEPA),保證排放空氣符合安全標準。每間實驗室還需配置緊急洗眼器、淋浴裝置及非手動洗手設施,走廊設置應急噴淋裝置,以應對突發的生物安全事件 。
針對檢驗科實驗室可能產生的各類污染源,需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。氣溶膠防控方面,對離心機、振蕩器等易產生氣溶膠的設備,安裝局部排風罩,并根據設備功率合理設計排風量,及時排出有害氣溶膠;液體污染防控上,潔凈實驗室內避免設置地漏,排水管道采用耐腐蝕的 PVC 材質,并設置水封裝置,防止污水逆流造成污染;表面污染防控則要求實驗臺面采用耐酸堿、抗沖擊的實芯理化板,墻體與地面交接處做圓弧處理,便于清潔消毒,減少污染物殘留 。
在設備配置上,需結合醫院的診療需求與發展規劃,選擇性能先進、質量可靠的檢測設備。自動化流水線設備是現代檢驗科的重要配置,如生化免疫流水線、血液分析流水線等,應預留 20% 的擴展空間,采用 “回形” 布局,減少樣本傳輸距離,提高檢測效率。對于質譜儀、流式細胞儀等高價值設備,可集中配置于共享區,通過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(LIMS)實現跨科室預約使用,提升設備利用率。同時,在實驗臺嵌入微型離心機、PCR 儀等小型設備,方便就近操作,減少樣本轉運時間 。
智能化是檢驗科實驗室改造的重要方向。LIMS 系統能夠實現樣本從采集、運輸、檢測到報告簽發的全流程追溯,自動生成質控數據,提醒設備維護,提高檢測準確性與工作效率。環境監控系統通過在實驗室關鍵區域部署溫濕度、壓差、PM2.5 等傳感器,實時采集環境數據并上傳至中控平臺,一旦出現異常及時報警,確保實驗環境穩定。能源管理系統借助智能電表與水表,監測實驗室能耗情況,并結合 AI 算法優化空調、通風系統等設備的運行策略,實現節能降耗 。
不同功能區域對溫濕度、照度和換氣次數有嚴格要求。常規實驗室溫度宜控制在 22 - 25℃,濕度保持在 40 - 60%,照度≥300lx,換氣次數為 6 - 8 次 /h;微生物實驗室溫度設定在 20 - 23℃,濕度 35 - 55%,照度≥500lx,換氣次數達到 10 - 12 次 /h;PCR 實驗室溫度控制在 18 - 22℃,濕度≤60%,照度≥300lx,換氣次數為 8 - 10 次 /h。精準的環境參數控制,為實驗的準確性與設備的正常運行提供保障 。
在改造設計中,應充分考慮患者與工作人員的需求。采血臺高度設置為 750mm,符合人體工學,配備可調節扶手與隱私隔板,提升患者采血舒適度;等候區設置自助報告打印機、充電接口及緊急呼叫按鈕,座椅間距≥1.2 米,為患者提供便利;照明系統在保證實驗臺面照度≥500lx 的同時,無影燈采用 4000K 色溫,減少工作人員視覺疲勞 。
為降低運營成本與環境影響,檢驗科實驗室改造應積極應用綠色節能技術??照{系統采用風機盤管 + 新風系統,并配備熱回收裝置,可降低能耗 30%;照明系統選用 LED 燈具搭配智能感應控制,實現無人時自動調暗;墻面采用雙面夾心彩鋼板(防火 B1 級),地面使用 PVC 卷材(耐腐蝕、易清潔),既保證安全又便于維護 。
考慮到醫院未來發展與檢測技術更新,實驗室改造設計需預留充足的擴展空間。核心工作區面積按日均標本量 1.5 倍設計,并預留 20% 可擴展空間;純水、排水、電力管路采用模塊化設計,便于后期設備接入;實驗室網絡接口密度≥1 個 / 5㎡,支持物聯網設備擴展 。
醫院改擴建工程中的檢驗科實驗室改造設計,需從功能布局、生物安全、設備配置、環境控制、可持續性等多個維度出發,嚴格遵循相關標準與要求。通過科學合理的改造設計,打造安全、高效、智能、人性化的現代化檢驗科實驗室,為醫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、保障患者健康提供有力支撐 。
如果您還想了解某一具體要求的實施細節,或是不同規模醫院檢驗科實驗室改造的差異,歡迎隨時和我交流。
13316009954
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