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前期規劃細節對安全的保障
結構安全檢查:細致的結構安全檢查是實驗室安全的基礎。承重梁、柱哪怕是輕微損傷,在后續改造中可能因新增設備、裝修重量等因素,導致建筑結構不穩定,有坍塌風險,嚴重威脅人員生命安全。墻體裂縫或地面沉降可能引發墻面脫落、地面不平,造成人員絆倒、砸傷等事故。
水電線路勘察:準確評估電線規格能否滿足新增設備用電需求,關乎電路是否會過載。若電線過載,易引發火災。合理規劃插座和水龍頭位置,可避免實驗人員在操作中因線路拖拽、水濺入插座等情況,造成觸電事故。水管管徑保障足夠水流量,能確保在發生火災等緊急情況時,消防用水充足。
通風系統評估:通風系統風速、風量及換氣次數達標,且無漏風、氣流短路現象,才能有效排出實驗產生的有害氣體。若有害氣體積聚,實驗人員長期吸入會損害健康,甚至可能引發中毒事件,且部分有害氣體達到一定濃度還存在爆炸風險。
明確儀器需求:精確測量儀器尺寸并預留合適空間,可防止儀器擺放擁擠,利于散熱和人員操作,避免因散熱不良引發設備故障甚至火災。了解儀器電力、環境要求并提前規劃,能確保儀器穩定運行,防止因電力不穩、溫濕度不適等導致儀器損壞或實驗數據不準確,保障實驗安全與結果可靠性。
二、施工過程細節對安全的維護
材料質量把控:采購有質量檢測報告的材料,保證墻面材料防火等級達標,能有效阻擋火勢蔓延;防潮性能好可避免因潮濕導致電路短路引發火災。地面材料防滑、耐磨且環保,能減少人員滑倒受傷風險,環保性能可防止揮發有害氣體危害人員健康。關鍵材料選擇知名品牌,質量可靠,降低安全隱患。
施工工藝監督:水電改造中電線穿管鋪設、管道連接緊密,通風系統管道密封良好,墻面和地面施工保證平整度,可防止漏電、漏水、漏風等問題。漏電易造成觸電事故,漏水可能損壞設備、引發短路,漏風則影響通風效果,而不平整的地面和墻面會增加人員摔倒、碰撞受傷的幾率。
安全防護落實:施工場地安全警示標識醒目且數量足夠,安全通道暢通,高處作業系安全帶,腳手架穩固,電氣作業遵守規程,能有效防止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發生墜落、觸電、坍塌等事故,保障施工安全,進而確保實驗室整體安全建設。
三、功能銜接與設備調試細節對安全的鞏固
水電與通風系統銜接:水電線路做好標識方便維護,可避免維修時誤操作引發觸電等事故。新通風設備調試后連接緊密、通風量和風速達標且噪音在可接受范圍,能保障通風系統正常運行,及時排出有害氣體,防止因通風不良引發安全事故,同時避免噪音干擾實驗人員操作,降低因分心導致的安全風險。
實驗家具安裝:實驗臺水平度精確測量、臺面拼接密封,通風柜垂直度保證、玻璃視窗升降順暢且密封良好,可防止實驗過程中物品滑落傷人,避免液體滲漏腐蝕臺面、損壞設備,以及確保通風柜有效隔離有害氣體,保障實驗人員安全。
設備調試校準:儀器設備按操作規程調試校準,特別是高精度儀器多次校準,確保測量結果準確。準確的實驗結果有助于實驗人員正確判斷實驗進程和安全性,避免因數據偏差導致錯誤操作,引發安全事故。
四、成本控制細節對安全的間接支持
預算編制精細:合理預留彈性資金,可應對施工中因設計變更、材料質量問題等意外情況,確保裝修改造工程質量不受影響。若因資金不足而采用劣質材料或簡化施工環節,將大大增加實驗室安全隱患。
采購環節把控:通過市場調研、招標獲取優惠價格并明確合同條款,能保證采購材料和設備質量可靠。優質的材料和設備在性能、安全性等方面更有保障,減少因設備故障、材料損壞引發的安全事故。
五、驗收與維護細節對安全的持續守護
驗收標準細化:按國家標準和設計要求嚴格檢查施工質量,確保墻面平整度、地面防滑性能以及水電通風系統各項性能指標達標。不達標可能導致墻面脫落、人員滑倒、水電故障、通風不良等安全問題,通過驗收可及時發現并整改,保障實驗室安全投入使用。
維護計劃制定:建立設備檔案、明確維護計劃和責任人,定期對水電、通風系統等進行檢查維護,對實驗人員進行操作培訓,能及時發現并解決設備潛在問題,保證設備正常運行,同時讓實驗人員正確操作設備,減少因操作不當引發的安全事故,實現實驗室安全的長期維護。
13316009954
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