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中,需重點注意以下問題:
生物安全防護
防護等級適配:依據實驗涉及的生物因子危害程度,精準確定實驗室的生物安全防護等級,從 BSL - 1 到 BSL - 4,防護要求逐級遞增。例如,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,如埃博拉病毒研究,必須建設 BSL - 4 級實驗室,配備最高級別的防護設施。
生物安全柜選擇:按照防護等級和實驗操作需求,挑選合適的生物安全柜。如 BSL - 2 級實驗室,常采用二級生物安全柜,以保護人員、環境和樣本;BSL - 3 級及以上實驗室,對生物安全柜的防護性能要求更高,需嚴格篩選和安裝。
人員防護培訓:對實驗室工作人員開展全面的生物安全防護培訓,內容涵蓋個人防護裝備的正確穿戴、使用及脫卸方法,以及實驗操作過程中的生物安全注意事項等。確保工作人員熟練掌握防護技能,降低感染風險。
設施設備建設
通風與凈化系統:構建高效的通風系統,確保充足的換氣次數,及時排出室內可能含有的生物氣溶膠。安裝高效空氣過濾器(HEPA),對進出空氣進行嚴格過濾,防止生物因子泄漏。例如,BSL - 3 級實驗室的換氣次數一般不少于 12 次 / 小時,且氣流應從清潔區流向污染區。
電氣安全設施:所有電氣設備要可靠接地,接地電阻符合標準要求,一般不大于 4 歐姆。安裝漏電保護裝置,當發生漏電時迅速切斷電源,保障人員安全。電氣線路采用防火、阻燃材料,插座位置合理設置,避免在潮濕區域安裝,防止觸電事故。
消毒與滅菌設備:配備合適的消毒與滅菌設備,如高壓蒸汽滅菌器、紫外線燈、化學消毒設備等。定期對實驗設備、器材及實驗環境進行消毒滅菌處理,確保實驗環境的生物安全性。例如,實驗后的廢棄物需經高壓蒸汽滅菌器滅菌后,方可按規定處理。
環境條件控制
溫濕度調節:安裝精度高、穩定性好的溫濕度調節設備,配備實時監測系統,嚴格控制實驗環境的溫濕度。不同的生物實驗對溫濕度要求各異,如細胞培養實驗,通常需將溫度控制在 37℃左右,濕度保持在一定范圍,以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。
壓差控制:合理設置不同區域的空氣壓力差,形成氣流從清潔區流向污染區的定向流動,防止生物因子通過空氣傳播。例如,BSL - 3 級實驗室的核心工作區與相鄰區域的壓差應不小于 10Pa。
實驗室布局設計
功能分區合理:清晰劃分各個功能區域,如樣本接收區、準備區、實驗區、廢棄物處理區等。各區域相對獨立,通過設置緩沖間、傳遞窗等,有效減少人員和物品在不同功能區之間穿梭時可能造成的交叉污染。例如,樣本接收區應靠近實驗室入口,便于樣本接收登記,且與其他區域保持一定隔離。
通道規劃清晰:規劃明確的人員和物品通道,避免人流與物流交叉。人員通道應設置更衣室、淋浴室等,確保人員在進入和離開實驗室時,能進行必要的清潔和防護措施。物品通道要配備傳遞窗、消毒設備等,對進入和離開實驗區的物品進行消毒處理。
13316009954
微信